【蜂窝板】普联留仙洞总部大楼装配式单元幕墙蜂窝板加工过程揭秘
深圳,这座充满创新活力与无限可能的城市,
建筑领域的每一个项目,
都犹如一颗闪耀的星辰,
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
普联留仙洞总部大楼项目
以其独特造型熠熠生辉。
我们帷森有幸作为蜂窝板的唯一供货商。
今天我们一起揭秘
本项目装配式单元幕墙蜂窝板的加工过程。
独特造型带来的
挑战
普联留仙洞项目建筑独特,普联留仙洞总部由三座塔楼组成:中央办公楼、东办公楼和西塔。中央办公楼和东办公楼通过一个中庭连接,露台之间通过一条景观缎带相连,这条缎带从大堂一直延伸到天台。
幕墙所采用的蜂窝板,其板型之复杂超乎想象。不仅有常规的平板,更有大量的转角板和组合板。转角板需要精确地契合建筑的各个转角部位,其角度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外观的流畅性与整体美感。组合板则要求在结合处严丝合缝,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观看,都不能有丝毫的缝隙或错位,否则会破坏建筑的整体视觉效果。
三大加工工艺
确保质量
蜂窝板平整是其作为装饰材料基本要求,加工过程必须采用三大加工工艺(数控辊压成型工艺、数控自动喷胶工艺、数控热压复合工艺)确保成品蜂窝板高质量。
数控自动喷胶工艺解决了传统手工涂胶的弊端。自动喷胶系统按预设比例混合粘结剂,在板面形成均匀胶层,彻底避免漏涂与厚度不均问题,为蜂窝芯与面板的牢固结合奠定基础。
数控热压复合工艺则通过精准控制温度、压力和时间参数,使粘结剂充分固化,让蜂窝板形成高强度整体结构,平整度完全满足建筑标准。
装配幕墙蜂窝板
多重考验
项目蜂窝板不仅包含大量转角板和组合板,更要求在工厂完成与复杂龙骨框架的整体组装。单个单元框架长 4.3 米、宽3 米的单元体组合板,一套重量高达 200KG以上,这种大尺寸、大重量的装配式单元虽能解决工地现场施工限制,却给工厂加工带来三重精度考验。
首先是蜂窝板自身的尺寸精度,每一块蜂窝板尺寸在组合时,误差必须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,以确保整个建筑装饰面平整度和美观度;
更大的难点在于装配式单元的整体组装。龙骨作为支撑结构,其栓接的牢固程度和精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框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。本项目龙骨框架是不规则的空间结构,龙骨与龙骨的栓接节点达200 余个,每个节点的准确度误差必须小于0.5mm。
最严苛的是单元整体组装精度。蜂窝板与龙骨的连接点涉及空间三维调节,需同时满足平面度、垂直度和接缝间隙三项指标。我们独创 “预装—反校—微调”三步法:先在模拟工装台上进行预组装,用全站仪检测整体误差;再根据数据反向调整龙骨栓接节点参数;最后通过内六角螺栓进行微调。最终使整个单元的组装误差控制在 2mm 内,确保现场吊装时能严丝合缝。最后是蜂窝板组装在骨架上要做到严丝合缝,不仅要保证平面上的贴合度,还要确保在空间维度上的精确安装。
精益求精
攻克困难
为了满足这些严苛的精度要求,我们在工厂针对项目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。从原材料的检验到每一道生产工序的监控,再到最终产品的检测,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丝毫疏忽。在蜂窝板拼接环节,采用了高精度的定位工装和先进的测量仪器,对每一次拼接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。在龙骨栓接过程中,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组装,反复多角度调整,确保龙骨框架稳定性。对于蜂窝板与龙骨框架的组装,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,每一个组装步骤都有严格的检验标准,只有通过检验的产品才能进入下一环节。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和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把控,我们成功地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,保证产品合格出货并通过幕墙施工单位浙江中南,成功将单元式蜂窝板安装在幕墙上。
建筑的最终呈现效果(结果),是所有品质的源头,也是唯一检验的真理。即使一个拼缝,也有无数次调整与校正,直到严丝合缝、丰富的细节、与严格的工艺,经得起业主推敲与时间考验,才是为普联留仙洞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建筑表皮解决方案。
结 语
当建筑形态挑战工业极限时,
帷森用「数控技术 + 独创方法 + 极致质控」,
将「不可能」拆解成「可执行的标准」。
未来,
面对更多建筑异形难题,
帷森的答案只会更精准:
以技术为刃,向难度宣战。